【基本信息】
姓名:罗宏
职称:研究员
研究方向:能源与环境、环境经济与管理等。
【个人履历】
教育经历
1982年9月~1989年7月,在华中师范大学学习,先后获得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;
1993年10月~1996年8月,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,获得理学博士学位。
工作经历
1996年10月~1998年10月,在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;
1998年12月~2003年09月,在永利402com线路检工作,主要从事环境经济与管理、环境规划的研究工作;
2003年10月~2004年11月,挂职担任陕西省宝鸡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、市长助理;
2005年~至今,在永利402com线路检从事能源与环境经济领域的研究工作,并担任能源与环境经济研究领域首席专家。
【科学研究】
(1)能源与环境
2014年至2018年,连续主持国家能源局项目,包括“十三五”能源规划前期研究项目《大气污染防治对能源布局和结构的影响研究》,《我国能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安全影响评估》,《我国能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安全影响评估》,《中国能源领域生态安全影响评估》(2017),以及《中国能源领域生态安全风险评估》。2014年承担了能源基金会(美国)项目《西部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对能源布局和结构的影响研究》。此外,还承担了有关能源环境的环保公益项目2项,以及参与“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”攻关项目《“2+26”城市“一市一策”跟踪研究》。出版了《区域电力生态系统调控理论与实证研究》、《气候变化与植被的响应研究》等专著。
(2)环境经济与管理
曾经参与了科技部“863”重大项目《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风险场预警技术》。2007年至2011年,主持或参与国家科技部“水专项”中有关环境经济与管理的4个项目。2012至2014年,承担了国家环保公益项目《环境应急管理政策体系框架研究》。特别是在节能环保产业领域,2011年至2018年,连续承担了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,包括“十二五”、“十三五”的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研究—节能环保产业领域》,以及《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重大行动计划》等;连续六年承担《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》(2012-2017年)中的节能环保产业篇章撰文;2017年开始,参与国家科技部“水专项”中的淮河流域环保产业项目。此外,多次承担环境保护部项目,如《工业污染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》、《国家环境经济政策及配套名录制定》、《流域环境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》等。出版了《生态工业园区—理论与实证》、《流域环境与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》、《流域环境经济功能分区研究》、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与发展研究》、《中国环境产业绩效评估》等专著。
【社会工作】
兼任中国能源研究会节能与企业能源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,中国节能协会碳交易产业联盟理事,中国能源学会常务理事,中国工业环保促进会环保管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,中华环保联合会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联盟专家委员会专家,国土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委员会委员,北京市工程技术系列(环境保护)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,国家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专家库专家,国家节能专家库专家,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委员,国际清洁能源论坛(澳门)理事,中国矿业大学兼职教授,国家开放大学循环经济学院兼职教授等。
【荣誉奖励】
(1)2013年,研究成果《高浊度矿井水井下高效过滤系统》获得环保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,为第8完成人;
(2)2014年,研究成果《区域电力生态系统优化技术与应用研究》获得环保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,为第2完成人;
(3)2015年,研究成果《大气污染防治对能源布局和结构的影响研究》获得国家能源局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,为第3完成人;
(4)2016年,研究成果《生态工业园区系统稳定性与调控研究》获得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,为第1完成人;
(5)2017年,研究成果《能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安全影响评估》获得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创新奖三等奖,为第1完成人;
(6)2017年,研究成果《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咨询研究》获得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,为第1完成人;
(7)2018年,研究成果《全国煤炭消费总量优化分配技术与方案研究》获得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创新奖三等奖,为第1完成人;
(8)2018年,研究成果《中国节能产业培育与发展研究》获得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,为第1完成人。